新闻中心
篮球观照:中国男篮需深思篮球风格定位
面对马尼拉的风雨,中国男篮的失利再次引发了关于未来篮球方向的深思。十年前,他们在亚锦赛八强战中遭遇了35分的惨败,首次不敌中国台北;四年前,世界杯赛场,中国男篮败给了波兰,首次无缘奥运会。如今,男篮再次踏上归途,却同样面临着风雨交加的困境。
9月2日,中国男篮在2025年男篮世界杯排位赛中被菲律宾以21分的差距击败,再次错失奥运会门票,甚至连奥运落选赛的资格也未获得。这还是中国男篮在世界大赛中首次输给亚洲球队。
在赛后发布会上,记者首先提出“谁来负责”的问题,当时的主教练乔尔杰维奇在沉默了几秒后回应:“我知道中国男篮打出了世界杯历史上最差战绩,每个人都有责任,我是第一责任人,我们会在后续的训练和比赛中逐步提高。”然而,面对胡金秋和王哲林的上场时间分配、防守波多黎各的策略失误以及面对克拉克森三分球时的联防选择,乔尔杰维奇的临场调度让人难以理解。
尽管在战胜安哥拉后,乔尔杰维奇的态度有所软化,但连续比赛中的失误仍然令人质疑。解说嘉宾杜锋和杨健均表达了对中国男篮的不满,认为这不是男篮的真实水平。
赛前,中国篮球似乎已经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情——聘请外教、欧洲拉练、归化李凯尔、解决周琦合同等,但这些努力在五场世界杯比赛后似乎都打了水漂。乔尔杰维奇未能深入了解中国球员,李凯尔的球风也不符合中国男篮的需求,国内球员的状态和信心也未得到实质性提升。
篮球是一项综合实力的对抗运动,中国男篮的每一次失败都在揭示着全方位的差距。联赛的强度与国际大赛的差距显而易见,赵睿坦言需要寻找提高的方法。
在信息时代,全球篮球潮流都在趋同,中国篮球要想跟上步伐,必须加强训练。四年前,中国男篮还曾期待在世界杯上有所作为,但四年后,他们连参加落选赛的资格都没有。
中国女足球员王霜的一句话——“出线了又能怎么样呢?”道出了中国篮球的困境。面对困境,我们应该思考的是,我们究竟该打什么样的篮球。
日本队的成功并非仅凭“天时地利”,他们凭借精湛的三分球实力闯入奥运会。如果世界杯的惨败能为中国篮球带来什么,那就是成为最早备战下一个大赛周期的队伍。然而,这种安慰似乎只是重复了四年前的话语。